班固是我國東漢時期,有名的軍事家和史學家。他撰寫的《漢書》在某些方面,或許比司馬遷的史記要更有權威性(個人覺得)。可是班固卻在《漢書》中隱晦的說,漢武帝或許被一個女人給騙了。且這個女人不是別人,正是大名鼎鼎的鉤弋夫人。那麼,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?班固又為何出此言論?
眾所周知,漢武大帝統治下,派遣衛青,霍去病擊潰匈奴,實行的「推恩令」,更是化解七王之亂帶來的影響。可是晚年時期的漢武帝,因為繼承人的問題大開殺戒。諸如「巫蠱之禍」中,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都遭受牽連,西漢王朝隨之陷入動蕩。深受漢武帝喜愛的妃子鉤弋夫人,以及她的兒子劉弗陵便成為漢武帝身邊的依仗。
最後武帝更是逾越祖宗禮法,將並非嫡長子的劉弗陵選為接班人。而劉弗陵就是後世的漢昭帝。漢武帝畢竟並非凡人,他在宣布劉弗陵為正統皇帝之時,也賜死他的母親鉤弋夫人。漢武帝此舉就是為防止漢惠帝劉盈時期,他的母親太后呂雉「獨斷朝綱」。然而關於鉤弋夫人和劉弗陵、劉徹,這三人發生的故事,其中還有不少歷史懸案。諸如「劉弗陵到底是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」?畢竟在歷史中記載,鉤弋夫人懷胎14個月,才誕下劉弗陵。
而按照古人的說法,懷胎14個月是大吉之兆(堯的母親懷孕14個月,才生下他),因此漢武帝也並沒有多想,反而認為這是好兆頭。可是如今的我們卻清楚,女子懷胎十月便要臨盆待產,即使偶有延遲也不會等到14個月才誕下孩子。所以劉弗陵到底是否為漢武帝的親生兒子,至今並沒有明確的觀點。同時,鉤弋夫人到底因何而死,也是眾說紛紜。
《史記·補記》里記載(褚少孫著),鉤弋夫人是被漢武帝賜死的。也就是劉徹為防止鉤弋夫人「尾大不掉」,在其百年之後干擾兒子劉弗陵的執政。《史記·外戚世家》:其後帝閑居,問左右曰:「人言云何?」左右對曰:「人言且立其子,何去其母乎?」帝曰:「然。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。往古國家所以亂也,由主少母壯也。女主獨居驕蹇,淫亂自恣,莫能禁也。女不聞呂后邪?」可是《班固》在漢書當中卻說,鉤弋夫人是畏罪,且羞愧、鬱悶等多種負面情緒纏身而死(有過見譴,憂死)。按照班固的說法,公元前88年,甘泉宮內,鉤弋夫人因某件事情惹怒了漢武帝,劉徹嚴厲呵斥鉤弋夫人,沒過兩天鉤弋夫人便抑鬱而死。
正是通過班固這種較為隱晦的論調,筆者認為或許鉤弋夫人,懼怕自己撒的謊被漢武帝看出。
因為劉弗陵是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,只有鉤弋夫人最清楚。甘泉宮內,漢武帝對鉤弋夫人嚴厲呵斥之後,鉤弋夫人惴惴不安。或許有這樣一種可能,鉤弋夫人擔心,如果自己這些不好的事情被漢武帝知曉,不僅她會倒霉,連被封為太子儲君的劉弗陵同樣也難倖免。與其這樣,鉤弋夫人不如來個死無對證。只要自己死了,便不會有人提起自己兒子劉弗陵的身份問題。
所以鉤弋夫人,並不是漢武帝「賜盡」,而是自己越想越怕擔心東窗事發,同時也為了保住兒子來之不易的皇位,就自我了結。因為在西漢正統史書《史記》明確寫道,鉤弋夫人似是被漢武帝下令自盡,而東漢正統班固卻唱了個大反調。之所以有這種情況的發生,主要還是班固「敢言史記,不能言的事實」,隱晦的用六個字指出,鉤弋夫人的真實死因,然而,卻暴露了漢武帝晚年時期的醜事。還有個小故事,公元前87年,劉弗陵即位後,趕緊去找鉤弋夫人的墳墓,準備用太后的規格將其重新風光大葬。可是扒開母親的陵墓一看,棺材裡只有一雙鞋,屍骨不知道去哪了。按說鉤弋夫人只去世一年,屍骨不可能會腐朽至不見,或許這也與劉弗陵真實身份有關吧。總之漢武帝晚年做了很多錯事,可是他在臨終之際,給了曾孫劉詢正式的身份,將他收為掖庭寄養,算是最正確的事情了。
參考文獻:史記補記、漢書
班固冒死說出一句話:堂堂漢武大帝,卻被一個弱女子騙了
班固是我國東漢時期,有名的軍事家和史學家。他撰寫的《漢書》在某些方面,或許比司馬遷的史記要更有權威性(個人覺得)。可是班固卻在《漢書》中隱晦的說,漢武帝或許被一個女人給騙了。且這個女人不是別人,正是大名鼎鼎的鉤弋夫人。那麼,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?班固又為何出此言論?
眾所周知,漢武大帝統治下,派遣衛青,霍去病擊潰匈奴,實行的「推恩令」,更是化解七王之亂帶來的影響。可是晚年時期的漢武帝,因為繼承人的問題大開殺戒。諸如「巫蠱之禍」中,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都遭受牽連,西漢王朝隨之陷入動蕩。深受漢武帝喜愛的妃子鉤弋夫人,以及她的兒子劉弗陵便成為漢武帝身邊的依仗。
最後武帝更是逾越祖宗禮法,將並非嫡長子的劉弗陵選為接班人。而劉弗陵就是後世的漢昭帝。漢武帝畢竟並非凡人,他在宣布劉弗陵為正統皇帝之時,也賜死他的母親鉤弋夫人。漢武帝此舉就是為防止漢惠帝劉盈時期,他的母親太后呂雉「獨斷朝綱」。然而關於鉤弋夫人和劉弗陵、劉徹,這三人發生的故事,其中還有不少歷史懸案。諸如「劉弗陵到底是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」?畢竟在歷史中記載,鉤弋夫人懷胎14個月,才誕下劉弗陵。
而按照古人的說法,懷胎14個月是大吉之兆(堯的母親懷孕14個月,才生下他),因此漢武帝也並沒有多想,反而認為這是好兆頭。可是如今的我們卻清楚,女子懷胎十月便要臨盆待產,即使偶有延遲也不會等到14個月才誕下孩子。所以劉弗陵到底是否為漢武帝的親生兒子,至今並沒有明確的觀點。同時,鉤弋夫人到底因何而死,也是眾說紛紜。
《史記·補記》里記載(褚少孫著),鉤弋夫人是被漢武帝賜死的。也就是劉徹為防止鉤弋夫人「尾大不掉」,在其百年之後干擾兒子劉弗陵的執政。《史記·外戚世家》:其後帝閑居,問左右曰:「人言云何?」左右對曰:「人言且立其子,何去其母乎?」帝曰:「然。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。往古國家所以亂也,由主少母壯也。女主獨居驕蹇,淫亂自恣,莫能禁也。女不聞呂后邪?」可是《班固》在漢書當中卻說,鉤弋夫人是畏罪,且羞愧、鬱悶等多種負面情緒纏身而死(有過見譴,憂死)。按照班固的說法,公元前88年,甘泉宮內,鉤弋夫人因某件事情惹怒了漢武帝,劉徹嚴厲呵斥鉤弋夫人,沒過兩天鉤弋夫人便抑鬱而死。
正是通過班固這種較為隱晦的論調,筆者認為或許鉤弋夫人,懼怕自己撒的謊被漢武帝看出。
因為劉弗陵是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,只有鉤弋夫人最清楚。甘泉宮內,漢武帝對鉤弋夫人嚴厲呵斥之後,鉤弋夫人惴惴不安。或許有這樣一種可能,鉤弋夫人擔心,如果自己這些不好的事情被漢武帝知曉,不僅她會倒霉,連被封為太子儲君的劉弗陵同樣也難倖免。與其這樣,鉤弋夫人不如來個死無對證。只要自己死了,便不會有人提起自己兒子劉弗陵的身份問題。
所以鉤弋夫人,並不是漢武帝「賜盡」,而是自己越想越怕擔心東窗事發,同時也為了保住兒子來之不易的皇位,就自我了結。因為在西漢正統史書《史記》明確寫道,鉤弋夫人似是被漢武帝下令自盡,而東漢正統班固卻唱了個大反調。之所以有這種情況的發生,主要還是班固「敢言史記,不能言的事實」,隱晦的用六個字指出,鉤弋夫人的真實死因,然而,卻暴露了漢武帝晚年時期的醜事。還有個小故事,公元前87年,劉弗陵即位後,趕緊去找鉤弋夫人的墳墓,準備用太后的規格將其重新風光大葬。可是扒開母親的陵墓一看,棺材裡只有一雙鞋,屍骨不知道去哪了。按說鉤弋夫人只去世一年,屍骨不可能會腐朽至不見,或許這也與劉弗陵真實身份有關吧。總之漢武帝晚年做了很多錯事,可是他在臨終之際,給了曾孫劉詢正式的身份,將他收為掖庭寄養,算是最正確的事情了。
參考文獻:史記補記、漢書